谷歌前CEO施密特:中美应开展合作,确保人类能够掌控这些AI工具

7月26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,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在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的对谈中表示,中国AI过去两年取得了巨大成就,中美应该开展合作。

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

施密特表示,世界在过去两年间见证了DeepSeek、Kimi、Minimax、百度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开发出的强大AI模型,这些技术在世界上都达到了领先水平,“我要祝贺中国的同行和企业取得的成就”。

对于目前AI的发展现状,施密特指出,中美之间存在一个显著区别:在中国,主要的领先模型都是开源的;而在美国,领先模型都是闭源的,不开放权重。

他认为,中美应该开展合作,共同维护世界稳定,确保人类能够掌控这些AI工具。“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现代化发展,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功。以上海为例,产品质量和机器人技术都令人瞩目”。

施密特表示,自己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,相信中美可以逐步建立信任,历史上做到过,现在也能再次实现。

他也指出,当前各企业都在制定战略规划,OpenAI、Gemini取得了成果,DeepSeek等也表现优异,未来两年我们将看到大量智能体(Agent)的出现,这些智能体将深刻影响企业和政府的工作流程,前景令人振奋。

施密特认为,如果发展顺利,接下来将实现更深度的推理和更先进的算法。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技术发展的红线在哪里,但重要的是,中国、美国和其他国家需要达成共识,在某些关键节点展开对话。例如AI自主决定获取武器、自我复制或未经许可学习时,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叫停,而是要通过对话来引导进程,避免失控。

施密特最后表示对未来五年充满期待,“我们将见证社会发生积极变革,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变得更好”。

上一篇:蚂蚁集团CEO韩歆毅WAIC分享:让智能上限的突破 惠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董事会网无关。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【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】

1、凡本网注明“独家稿件”的所有稿件和图片,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,转载时请注明“稿件来源:“董事会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。

2、凡没有注明“独家稿件”及其它转载的作品,均来源于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与本网立场无关,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,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。